工程学高被引论文文献计量分析
0 引言
工程是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造物性实践活动[1],与人类社会相生相伴、共同发展,现代社会离不开现代工程的支撑。工程学是以工程活动及其物质成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科学在各行各业中应用方式方法的跨学科、交叉性学科,与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2]。我国作为工程大国,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增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对工程学比以往更加关注。
论文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表现形式之一,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论文进行多角度分析,一直是研究科研实体学术水平的重要方法。ESI 数据库是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3]。ESI 高被引论文是在该数据库收录时间范围内,同学科在同文献类型、相同出版年被引次数排在前1%的论文,是学科在一定时间内质量较高、影响力较大的高水平论文,分析高被引论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科科研情况。
1 相关研究现状
目前,已有学者基于ESI 高被引论文,从文献的外部特征、内容特征等角度分析科研实体的科研现状。例如邱均平等[4]对材料科学领域的ESI高被引论文进行计量分析,得出该领域的主要研究主题、作者群等;李小涛等[5]对图情领域ESI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国家、机构、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梁花侠等[6]分析我国农业科学领域ESI高被引论文特征,了解我国该领域论文的国际影响力情况。
国内学者针对ESI“工程学”学科已有部分研究。例如郑燕等[7]以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3个入围ESI前1%的学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机构、学科等排名分布,了解我国工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刘盛博等[8]基于ESI 数据库分析我国工程学的国际地位、20 强机构及主要支撑学科;熊师等[9]基于ESI数据库分析我国在工程学研究前沿的国际合作现状。目前,很少有基于ESI高被引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探究工程学全球高水平论文产出国的科研水平、研究热点等内容的相关研究。
2020年3月12日更新的ESI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在工程学学科SCI 发文量、被引量、高被引论文数均位列世界第一,可见我国工程学学科在全球范围的实力与影响力较好。本文对工程学ESI 高被引论文进行深入挖掘分析,以期为我国工程学学科学者拓展研究方向、国际合作提供参考帮助。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为ESI 数据库2020年3月12日更新的数据(2009.1.1—12.31),“工程学”学科该期全部高被引论文篇。通过检索SCI数据库、查阅期刊官网等途径,对下载的数据查漏补缺,包括国家、机构等字段数据。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借助CiteSpace 等分析工具,分析工程学高被引论文的产出、被引、关键词等数据,得到工程学高生产力国家/地区、高影响力国家/地区,以及近11年的研究热点。
3 分析与讨论
3.1 高生产力国家/地区
2020年3月12日ESI 公布的工程学 篇高被引论文的产出国/地区共涉及115个国家/地区。其中中国大陆以产出5800 篇高被引论文位居第一,在世界份额中占39.9%,比排名第二的美国高出2000篇以上,其他高被引论文产出较高的国家/地区有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高被引论文产出排名前20的国家/地区产出量及产出率如图1所示。
图1 工程学高被引论文产出量前20的国家/地区
高被引论文产出率是指某国家/地区高被引论文的发文量占该国家/地区总发文的比例,产出率越高说明该国/地区以相对较少的论文产量产出了相对较多的高被引论文,可用来揭示该国/地区的高被引论文产出效率[10]。由图1 可知,工程学领域中国大陆、美国的高被引论文产出量遥遥领先,但其产出率分别为1.53%和1.35%,在这20个国家/地区中位列第7名和第9名。高被引论文产出率最高的为沙特阿拉伯,其次为马来西亚、丹麦等国家/地区。
3.2 高影响力国家/地区
一定程度上,论文的被引情况能够反映出后期研究对其观点的认同度[11]。篇均被引是描述单篇论文平均被引量的指标,可以有效揭示科研实体的平均影响力。下面从被引量、篇均被引两个指标分析工程学高被引产出国/地区的学术影响力。
统计发现,中国大陆的高被引论文总被引量以 次位列第一,在世界份额中占29.4%,略低于产出占比,其次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高被引论文被引排名前20的国家/地区被引量及篇均被引如图2所示。对比图1与图2可发现,各个国家/地区高被引论文的产出量与被引量基本呈正相关关系。
上一篇:大力发展生物工程迎接新的技术革命浪潮
下一篇:从工程学角度看干粉吸入剂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