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学院
  • 化工进展审稿周期
  • 再增两个,山东师范大学ESI前1%学科达7个
  • 超1.8万人报考,热门211连续3年扩招,最高扩招
  • 骄傲!“两院院士”又添一位嵊州人,曾就读长

通知公告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数据库收录影响力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栏目设置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版面费是多少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投稿方式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新型高分子材料发展对策讨论会在昆山召开

来源: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30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碳纤维后处理第2期美国专利4,409,288报道:用含有C8—18脂肪醇与季铵卤化物盐的环氧树脂水溶液涂敷碳纤维可以增强碳纤维与基体树脂间的界面作用。将93.10份环氧树脂与二甲苯16,

碳纤维后处理第2期美国专利4,409,288报道:用含有C8—18脂肪醇与季铵卤化物盐的环氧树脂水溶液涂敷碳纤维可以增强碳纤维与基体树脂间的界面作用。将93.10份环氧树脂与二甲苯16,43份在每分钟1400转搅速下混和10分钟,再加入十六烷三甲铵澳盐2.45份和十六醇3.45份搅拌20分钟。提高搅速到每分钟4,900转,加X100.18份水,再降低搅速为每分钟1,400转。用去离子水稀释到含0.3—2.5%固体的稀溶液。体碳纤维丝束在上述浸涂剂中浸渍5秒钟后干燥。纤维上保持有1.27%固体。在经过处理的纤维与基体环氧树脂间形成单向层间物,具有挠曲强度为每平方英寸284,600磅,剪切强度每平方英寸18,100磅。摘自~TextileWorld~,C10),96(1984).《会议消息》新型高分子材料发展对策讨论会在昆山召开中国化学工程学会与化工部二局于1984年11月8日至14日在苏州昆山召开了新型高分子材料发展对策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科学院、高校和化工等系统的科研,情报和生产部门的代表共近一百人。会议首先进行技术交流,大会报告约十篇,五十多篇为分组报告,内容涉及到五大方面:(1)信息材料;(2)有机膜分离材料;(3)特种工程塑料:(4)复合材料;(5)功能高分子材料(导电和医用等)。其中与特种合成纤维有关的论文近20篇,包括中空纤维分离膜、塑料光导纤维、导电纤维、碳纤维、芳纶及特种合成纤维的综述性论文等。第二部分是对策讨论会,结合化工部二局对发展我国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初步设想,代表们进行了热烈地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相信这次会议必将推动我国新型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发展。(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厂罗益锋供稿)丙涤共混长丝中试鉴定会吉林省化学纤维研究所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研制成功了丙涤共混长丝,并于1984年11月12日至14日在长春召开了技术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40多个单位50多名专家、代表。吉林省化纤所等单位在会上作了丙涤共混长丝中试染色性能、染色机理和纺织产品等五篇研究报告,并向大会提供约20份研究报告及附件。与会代表参观了丙涤共混纺丝现场,预审小组的同志进行现场抽查,经现场测定及代表们讨沦,一致通过了该项成果的鉴定。丙涤共混长丝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所首先开发、我国独创的改性丙纶化纤新品种。经过中间试验证明在生产上和经济效益上是可以接受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工艺设备与丙纶纺丝设备相同,换板周期同丙纶色母粒纺丝相仿,生产稳定。2.改善了染色性,可用一般分散性染料染色,掌握了纺织新产品流行色的主动权。3,纤维易于加工而且织物手感好。会议代表对吉化所在纤维结构方面所做的工作很感兴趣,根据电镜照片看到了聚酯的微纤分布在整个丝束中,这对今后共混纤维的发展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会议希望今后还要对提高纺丝换板周期,染色机理、共混结构机理进行研究和探讨,使丙涤共混纤维早日工业化。(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发展部赵大钧供稿)纺丝级聚丙烯5028S:树脂通过技术鉴定辽阳化纤公司化工三厂经过两午多时间的努力,研制成功PP5028S2纤维级树脂,并于1984年11月16日至18日在大连召开了技术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0多个单位30多名代表。会上由辽阳化纤公司化工三厂、广东新会合纤厂、沈阳化工学院、化工部广州老化所等单位分别作了试纺、热稳定性分析、长丝大气态化试验等报告。会议代表认为辽化化工三厂在加强生产管理、采用日本进口的TACl84催化剂改进工艺后,产品质量稳定,经全国十几家丙纶厂试纺,效果良好。代表们一致通过了该项鉴定。会议希望今后还需改进包装,加大生产批量,以防止质量波动,并选用优质助剂提高纺丝周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发展部赵大钩供稿)

上一篇:法国重视发展化学工程
下一篇:大力发展生物工程迎接新的技术革命浪潮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投稿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编辑部|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版面费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论文发表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